欢迎到 食药科技网 今天是
所在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
发展功能食品大势所趋
0
2011-01-12 10:09:50

——访李志海主任、黄圣明专家委主任

 

李志海主任

 

黄圣明专家委主任

   季昌仁:

    功能性食品这一概念进入中国,尤其是进入人民群众生活的时间并不长,但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发展很快。近日,李志海主任、黄圣明专家委主任就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发展等问题接受了采访。

满足国民日益重视的健康需求

  黄圣明是我国著名食品行业专家,长期从事食品行业管理、科技管理工作,对功能性食品有系统的研究。他参与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所有食品行业及食物营养发展规划的制订。
  黄圣明说,随着时代的变迁,尤其是单纯追求速成、高产的风气,使得食物的营养成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。比如一只肉鸡现在只需38天长成,营养成分显然不能同过去的老母鸡相提并论。有资料显示,2000年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,比1963年的含量下降了许多。其中菠菜下降80%,刀豆、油菜、茼蒿下降60%,白菜下降50%,番茄、卷心下降20%等。
  食物的精加工同样也会使营养成份受到损失。例如,白面粉中的核黄素比全麦粉大约低80%,比烟酸低75%,硫胺素低60%,叶酸低40%;锌减少70%,铁减少65%。同样,精米和糙米的营养也差之甚远。
   黄圣明介绍,过去在膳食当中多吃一点,吃的品种多一点,就完全能够达到膳食均衡的目标,不一定非得营养强化。但随着时代的变化,这种观点现在越来越站不住脚了。因为现在的老百姓吃得越来越少。我们的祖先一天要吃3.7公斤的食物,并且含粗纤维的东西比较多,种类也多,所以能够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。我们现在却吃得越来越少,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明显不足。还有越吃越精,食物里面很多营养素都在加工过程中流失了,所以不可能做到营养均衡,因此现在一些慢性病也越来越多。

符合食品工业长远发展的趋势

  李志海对功能性食品产业发展及食品需求有着深刻的认识。他认为,首先,城市居民健康意识逐步加强,对营养健康食品消费渐趋理性。其次,亚健康人群增加,拉动营养健康食品需求。亚健康人群除老年人外,中青年也是主要人群,中青年保健人群的增加,有力地推动了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。再者,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,具备了功能性食品的消费条件。
  李志海指出,中国食品生产企业,要对功能性食品产业发展有敏锐的认识,把握方向,抓住机遇,实现健康快速发展。

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

  李志海指出,现代医学技术虽获得了巨大进步,但对慢性病的认识和诊疗却未取得重大进展。相反,医疗费用却因对高技术无限追求而大幅上升。美国2004年医疗费用占GDP15%,接近国防开支;如果达到25%,就意味着整个医疗体系的崩溃。研究表明,决定健康和寿命的因素,遗传占15%,环境占17%,医疗占8%,生活方式和行为占60%。所以,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的途径值得探索。
黄圣明指出, 食物营养强化带给公众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,它能预防和降低发生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;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其它疾病。它是一种低投入、高产出的营养素缺乏干扰措施。以碘强化和铁强化为例,其成本收益比分别为126.518。面粉和大米营养强化应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大进展。(图片摄影:王晶)

0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