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联盟秘书处整理)
◆煮牛奶忌用文火
用文火煮奶,奶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遭到破坏,从而降低了营养价值。
因为用文火煮奶,煮奶的时间长,奶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,易受空气氧化而破坏。因此,煮奶不宜用文火。科学的方法是用旺火煮奶,奶开后离火,落滚后再加热,如此反复3~4次,既能保持牛奶的养分,又能有效地杀死奶中的细菌。
◆牛奶忌久煮
牛奶富含蛋白质,加热时,呈液体状态的蛋白质微粒会发生变化,由溶液状态变为凝胶状态,出现沉淀。另外,牛奶加热到100℃左右时,乳糖开始分解,牛奶变成褐色,逐渐分解成乳酸,产生少量甲酸,使牛奶的味道发生变化。所以,牛奶不宜久煮。
◆牛奶忌加红糖
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而蛋白质遇到酸、碱后,会发生凝胶或沉淀。红糖质地较粗,含非糖物质较多,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和苹果酸等。当牛奶加入红糖,有机酸达到一定含量时,就会使牛奶变性沉淀。
◆喝牛奶忌加糖过多
饮用牛奶时,加糖并非多多益善,一般不宜超过5%。否则因加糖过多,造成高渗奶液,无论婴幼儿或成人饮用,均会引起不良反应。
经动物试验证明,用高渗牛奶喂养的幼畜,其胃的排空时间延长、体重下降、死亡率增加。美国儿科杂志报道,用10%葡萄糖水喂新生儿,其胃排空时间延长、食管返流,并引起高渗性腹泻。若长期用高渗液喂婴幼儿,体重增长缓慢,抵抗力下降,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出血性肠炎。因此,无论是成人还是婴儿,饮用牛奶加糖都不宜过量。
◆牛奶中忌加钙粉
牛奶中的蛋白质,主要是酪蛋白、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,而酪蛋白的含量最多,占牛奶蛋白中的83%,而酪蛋白又是由OCK—、K—、 β—和r —酪蛋白组成。如果喝牛奶时,加入钙粉,过多的钙离子,就会与OCK— 和 β—酪蛋白结合,使牛奶出现凝固现象。另外,钙还会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结合产生沉淀,特别是加热时,这种现象更加明显。因此,给小儿补钙,切忌在牛奶中加钙粉。
◆牛奶忌和豆浆同煮
牛奶喝豆浆都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。有人以为,牛奶和豆浆混合煮后饮用,可以起到互补作用,提高营养价值。其实,这并不科学。因为,豆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,能刺激胃肠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。这种物质,需在100℃的环境中,经数分钟才能被破坏。否则,未经充分煮沸的豆浆,食后易使人中毒。而牛奶若在持续高温中煮沸,则会破坏奶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,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,实际上是一种浪费。所以,牛奶和豆浆不宜共煮。
◆饮牛奶忌同食橘子
牛奶是一种高蛋白质饮料,不仅是老幼的最佳食品,同时对慢性疾病具有补充营养和治疗作用。但在日常生活中,有不少人在饮牛奶后,吃一些橘子。据有关试验表明,这种饮食方法是不科学的。
因为牛奶进入胃和十二指肠后,牛奶中的蛋白质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结合,然后进入小肠。若此时吃不下橘子,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与果酸及维生素C凝固成块,反而影响了消化吸收。二者同食后的主要症状,表现为腹胀、腹痛、腹泻等。因此,在饮牛奶时,不要吃橘子。
◆忌用牛奶送服药品
牛奶及其奶制品中,均含有许多钙、铁等离子,一般每升鲜牛奶中,含钙1300毫克、铁0.4毫克。这些离子和某些药物(如四环素类等)能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难溶性的盐,是药物难以被胃肠道吸收,有些药物甚至被这些离子所破坏。如果用牛奶送服这些药物,就会大大降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,影响治疗效果。所以,药品不宜用牛奶送服。食用牛奶及其制品,应与服药时间相隔1个半小时为宜。
◆鲜牛奶忌冰冻
牛奶冰冻后,奶中的蛋白质、脂肪和乳糖等营养物质就会发生变化,出现明显不均匀的分层现象。通常上层为含脂肪较多的松软物质,中层是含大量蛋白质和乳糖的白色核心,下层则是乳固体物质和大部分蛋白质,而周围是紧密而透明的冰晶体。这种冰冻的牛奶,待解冻后,可出现凝固状沉淀物、上浮脂肪团,并出现异常气味等,其营养价值也随之下降。因此,存放牛奶的温度,以不低于0~3℃为宜。
◆酸奶忌加热后食用
酸奶是用新鲜牛奶加入活性乳酸菌经过发酵制成。它保存着鲜牛奶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和钙等一切营养素。酸奶中的蛋白质由于受到乳酸菌的作用,成为微细的凝乳,变得更容易消化吸收。酸奶中的钙在乳酸的作用下,形成乳酸钙,也更易为人体吸收。酸奶中的维生素含量比鲜奶高。有人担心酸奶太凉,冷天吃了,怕闹肚子,想煮后再吃,这是很不科学的。饮酸奶经过煮或蒸后,它的物理性状就会发生变化,时期特有的风味消失,营养价值也下降了,起特殊作用的乳酸菌会全部被杀死。
◆忌食结块的麦乳精
麦乳精是一种经真空干燥而制成的速溶含乳饮料,外观呈酥软清脆的多孔状碎粒。由于表面积大,容易吸湿结块。此外,麦乳精总糖含量达65~70%。其中有些糖如果唐、无水β—葡萄糖,以及麦芽糖都具有吸湿性,以果糖吸湿性较强。麦乳精颗粒吸水后,表面呈熔融状态,是麦乳精的颗粒相互黏连,导致结块。如果结块时间较短,一般对质量的影响不大,不影响食用。如果结块时间较长,麦乳精中的脂肪、维生素A等都会因逐步氧化而变质,故不宜再食用。
为防止其结块,可将包装完好的麦乳精,存放在烦躁地问的地方,但不宜长期存放。麦乳精一经打开,就应经快吃掉,以防吸潮结块。
◆低度酒忌久存
酒越陈越香,这对白酒或黄酒来说,是有道理的。但对低度酒,如啤酒、葡萄酒来说,就不是如此了。
因为白酒在贮存过程中,可是就中的杂酿逐渐氧化,生成芳香脂,并使酒中的乙醛挥发。同时,酒分子和水分子产生聚合作用,师酒醇香,辛辣感减少或消失,所以越陈越香,但贮存期也有一定限度。低度酒中的啤酒和葡萄酒,由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,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,使酒变质,产生酸味。因此,低度酒不宜久存,一般瓶装啤酒可保存2~4个月,散装鲜啤酒只能保存2~3天。
◆喝啤酒忌兑汽水
人们在日常饮酒或酒宴桌上,常为一些酒量小的人准备一些将汽水兑在啤酒中的饮料,认为这样喝下去酒醇甜可口、消热解暑,又稀释了酒精,不易醉酒。其实,这样想法是错误的。汽水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,人们在口渴时喝上一瓶汽水,可促进胃肠粘膜对液体的吸收,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。但是,啤酒里兑上汽水就不同了,因为啤酒中原本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,兑入汽水后,过量的二氧化碳,会更加促进胃肠粘膜对酒精的吸收。所以。喝啤酒,不宜在其中兑入汽水。
◆啤酒白酒忌同饮
节日期间,亲朋相聚,不免要喝酒助兴。在餐桌上,有些人往往喝完烈性白酒,同时又喝啤酒。这种喝法不科学。
大家知道,啤酒虽然是低酒精饮料,但其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,与白酒混喝后,会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渗透作用,对肝脏、胃肠和肾脏等器官发生强烈的刺激和严重的危害,影响消化酶的产生,使胃酸分泌减少,导致胃痉挛、急性胃肠炎、十二指肠炎和引起出血等症,对心脑血管危害更大。因此,啤酒与白酒不宜同时饮用。
◆忌用塑料桶贮存酒
塑料的原料是合成树脂,在制作成品的过程中要添加增塑剂、稳定剂等。添加剂种类很多,其中有些有毒,如用塑料桶贮存酒,这些有毒物质会逐渐被溶解于酒中,改变酒的性质。因此,酒不宜用塑料桶贮存。
◆忌用保温品装啤酒
保温瓶底常有一层水垢,水垢中含有镉、铅、铁、砷、汞等,同时还有其它致癌物质。啤酒属酸性饮料,容易将水垢中的上述物质溶出。人若饮用,会损害健康。所以,啤酒忌用保温瓶装。
◆葡萄酒忌久存
一般的酒,存放的时间越长,就越香醇。而葡萄酒则不然,它是在瓶装后,仍继续成熟变化的唯一的酒。这是它与白兰地等蒸馏酒的最大区别之处。葡萄酒在装瓶后,酒中的原料微粒以及酵母还会发生变化,使酒逐渐成熟、老化,继而变质。因此,葡萄酒装瓶后即可饮用,而且越新鲜味越美,不宜久存。短期存放葡萄酒要放在通风阴凉、清洁的地方,避阳光直射。
◆忌饮冷黄酒
黄酒,是以粮食为原料,酿制而成的酒精浓度较低的大众化酒类。虽然一般黄酒的酿制过程,都严格按卫生标准进行,但黄酒中仍含有一定数量的甲醇、醛、醚类物质。如果冷饮黄酒,这些对人体有一定害处的有机化合物,就会全部进入人体。因此,黄酒必须烫热了再喝。黄酒中这些有害物质的沸点都不高,一般多在25~35℃之间,即使是甲醇也只有64℃,再烫热的过程中,这些有害物质就可随温度的升高再挥发掉。另外,在加热过程中,黄酒中的酯类,芳香物质也会随温度的升高而蒸腾,从而使就为更加芬芳浓郁。
◆忌用豆浆冲鸡蛋
有人喜欢用豆浆冲鸡蛋,认为可以补上加补。其实不然,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的抑制物质,它可以抑制人体胰蛋白酶的活性,影响蛋白质的吸收;在生鸡蛋的蛋白中,含有粘液性蛋白,可和胰蛋白酶结合,阻碍蛋白质的分解。用豆浆冲生鸡蛋,能影响两者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。因此,忌用豆浆冲鸡蛋。
◆喝豆浆四忌
(1)忌冲红糖。因为红糖里的有机酸能与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,产生变性沉淀。
(2)忌不煮透。豆浆里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,如煮不透,人喝了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
(3)忌装保温瓶。豆浆中的皂素能够融掉保温瓶里的水垢,而且瓶装时间长了会引起细菌繁殖,人喝后,易引起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(4)忌喝过量。一次喝豆浆过多,容易引起食性蛋白质消化不良,出现胀满、腹泻等不适症状。
◆不要吃两头凸的罐头
质量好的罐头一般是底内凹,敲打时发实浊音,无小孔,不漏气,不漏液,不生锈,罐内壁无腐蚀现象,并且罐内容物无异味、异色。而变质的罐头由于内部发酵、产气,一般都是两头凸,又叫“胀听”,敲打时发出空响音或者漏气、漏液,罐内壁有腐蚀现象,内容物有异色、异味。因此,这种罐头不宜再食用。
◆忌吃长白膜的酱油
酱油的水分含量过多或存放时间过长,就会长出白膜或出现白色的斑点而变质,不能食用。为防止其变质,可在酱油中,加入一点橙汁、鱼油或鱼肝油,保证不生花、不变质,而且香味更浓。
◆忌吃发红的咸鱼
咸鱼贮藏不当便会发红,这是一种变质现象,是由一种红色的嗜盐细菌引起的。如果是刚刚发红,立即翻晒,减少与体内水分,可制止变质的发展。要是红的比较严重,就需要用清洁的盐水刷洗,除去粘液和氨臭味后晾干,还可少量食用。但如果咸鱼从里到外全部呈暗红色,并有哈喇味,这种咸鱼就不能食用了。为防止咸鱼发红变质,应将其存放在温度低和比较干燥的地方。
◆吃柑橘前后忌喝牛奶
牛奶中的蛋白质与柑橘中的果酸相遇后,会即刻发生凝固,从而影响柑橘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。因此,吃柑橘前后1小时内不要喝牛奶。另外,饭前或空腹时也不要吃柑橘。主要是因为柑橘中的有机酸对胃壁黏膜有刺激作用,不利于对胃的保护。
◆吃螃蟹忌用水煮
用水煮螃蟹,其美味和营养会大量溶于汤内,使鲜味走失、营养成分大减。科学的做法是,将整只螃蟹腹朝上,摆入蒸屉内蒸熟。蒸比煮的温度高,熟的快,能缩短烹调时间,可杀灭蟹体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等。同时,还可以减少蟹体内胃肠等对肌肉的污染机会,确保肉质洁净味美。蒸螃蟹还可保持蟹体完整,含水分少,卫生,色泽红润明亮。
◆忌吃半熟的鸭蛋
鸭子容易换沙门氏病,鸭子体内这种病的病菌,能够渗入正在形成的鸭蛋内。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高温处理后,这种细菌才能被杀死。鸭蛋在开水中煮15分钟方可食,且煮熟后不要立刻取出,而应留在开水中时期慢慢冷却。
◆炒菜心忌放碱
有人在炒菜心时,喜欢放点碱,这样炒出来的菜心,确实能使其颜色新鲜。但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。因为菜心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,其中以维生素C为主。而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氧化失效。因此,在炒菜心时不宜放碱,应采用急炒的方法,这样能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,保持其本身应有的价值。
◆炒胡萝卜忌放醋
胡萝卜含有大量胡萝卜素,摄入人体的消化器官后,就可以变成维生素A。维生素A可以维持研究和皮肤的健康,有皮肤粗造的和夜盲症的人,就是缺乏维生素A的缘故。但注意不要用醋来炒胡萝卜,否则胡萝卜素就会被破坏殆尽。
◆忌贪食河豚鱼
河豚鱼味道十分鲜美,但不会吃着可谓之丧生。河豚鱼的毒素是一种剧毒物质,包括河豚毒、河豚酸、河豚卵巢毒素及河豚肝脏毒素等。在已知的小分子量的非蛋白质毒性物质中,河豚鱼的毒素是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,0.5毫克就能毒死1个体重70千克的成年人。这些毒素,在河豚鱼体内对集中于肝脏、落潮、睾丸、肾脏、皮肤及血液中,尤以卵巢为甚。河豚卵巢毒素的毒力,为河豚酸的2倍,河豚肝脏毒素的4倍,特别是每年2~5月份,正是河豚鱼产卵期前后,毒性最强。
人吃了含有河豚鱼毒素的鱼,可产生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系统麻痹。首先是感觉神经麻痹,随之运动神经麻痹,最后可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。中毒后,轻症者,食用后2~4小时出现症状,持续1~2天而愈;中度中毒者,食后1~2小时发病,可持续3~7日,表现为手指、唇舌刺痛,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四肢无力、眩晕等;重症患者食后10~60分钟发病,可迅速出现四肢麻痹、瘫痪、血压下降、呼吸衰竭、心肾衰竭而死亡。所以,不要贪食河豚鱼。
预防的措施是,不会食用者不要冒险贪食美味,自恃“会吃”者,也不可麻痹大意,防止误食。
◆忌多吃午餐肉
午餐肉在腌制过程中,需加入少量的硝酸钠、亚硝酸钠等化学物质,而起到防腐作用,使肉制品不以腐败变质。另外,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,会还原为亚硝酸,而亚硝酸又会与鲜肉中的血红素和肌红素发生化学作用,使肉质变成美丽的玫瑰红色。
硝酸钠和亚硝酸钠,是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,它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,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。尤其是在胃肠功能障碍时,肠内硝酸盐还原菌过度繁殖情况下,食入过量的午餐肉,或亚硝酸钠残留超过0.1%的午餐肉,均可引起轻重不等的亚硝酸盐中毒症状,如头痛、嗜睡、呕吐、腹痛、发热、呼吸急促等,对儿童危害更大。因此,午餐肉不宜多吃。
◆忌盲目吃狗肉
寒冷的冬天,人们非常爱吃狗肉火锅,狗肉确实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。但狂犬病还是很可怕的,食用了狂犬肉易患狂犬病。目前,狂犬肉和正常狗肉尚无法区别。因为,狂犬病的病原体仅约125毫微米大小,只有用显微镜进行病理分析才能鉴定。为安全起见,即使对认为是正常的狗,也要戴上胶皮手套宰杀及洗切,然后放置开水锅中煮30分钟(健康狗的肉也可携带狂犬病毒,如有病毒也可在100℃水中杀死),再行剁切。狗肉剁好后,手还要以酸或肥皂水浸泡洗净,以免感染。因此,为确保安全,在没有弄清狗是否患有狂犬病以前,不宜盲目地吃狗肉。
◆食猪肝忌炒得太嫩
猪肝含有多种营养物质,富含维生素A和微量元素铁、锌、铜等,而且鲜嫩可口,很多人喜食。但不少人还不知道,吃猪肝要先去毒。
猪肝是猪体内最大的毒物中转站与解毒器官,各种有毒的代谢产物和混入饲料中的某些有毒物,如农药等,都会集聚在肝中,并被它解毒,经肾脏从小便中排出。肝脏也会发生炎症,甚至肝癌。此外,肝吸虫等寄生虫,亦会寄生其中。所以,肝脏又是个“纳垢藏污”的场所。倘若肝脏的各类毒性物质未能排净,或解毒功能下降,有毒物质就会残留在肝脏中,可能诱发癌症、白血病及其它疾病。
有人吃猪肝喜欢嫩,甚至带血吃,认为这样才鲜嫩味美。殊不知,因为在锅中炒的时间太短,不但难以杀死猪肝内的某些病原菌或寄生虫卵,同时也不能有效地除毒。所以,猪肝不宜炒得太嫩。
◆忌吃青蛙肉
在夏季,有不少人喜欢吃青蛙肉,其实这是十分有害的。首先,到农村水田里扑捉青蛙,破坏了良好的生态环境,扼杀了能捕食危害农作物害虫的能手。其次,对人体也确实有害。因为青蛙肉中,有孟氏裂断条虫,这是一种白色线状的寄生虫,人吃了以后会使人体局部组织遭到破坏,甚至有导致双目失明的可能。此外,在农田里长期施用农药和化肥,昆虫的体内也积聚了部分农药,蛙吞食了这些昆虫,也会染上药毒,人再吃了寒毒青蛙,也易因此“中毒”。所以,不论从保护自然环境方面,还是从维护人体健康考虑,都是不宜捕食和食用青蛙的。
◆忌多吃烤羊肉串
羊肉串是一种鲜而不腻、嫩中带香,风味独特的肉食品。现已证明:食品在烟熏、烧烤或烘焦过程中,产生一种叫苯丙(a)芘的化学物质,能引起胃癌。喜欢吃烟熏羊肉的冰岛居民,和喜欢吃烟熏鱼的前苏联沿海居民,消化道癌的发病率,比其他国家和地区高出许多倍。
有资料证明,家庭自制的熏肉,苯丙(a)芘的含量,每公斤为23微克。将肉挂在路旁用明火熏制,则每公斤可高达107微克。在熏烤肉类过程中,滴于火上的油纸燃烧后,也能产生苯丙(a)芘,而附着于烤肉的表面。烟熏的肉存放几周后,苯丙比可以从表面渗透到深部。由此可见,这种危害健康的苯丙(a)芘,主要来自烟熏火烤的肉类食品。因此,爱吃烤羊肉串的人,应适当控制食量,不宜多吃。
据调查,有的地区猪肉消费量,占肉食总消耗量的73.3%,这种单调的吃肉方式是不可取的。因为,在肉类食品中,一般猪肉含脂肪较高,即使瘦猪肉中的脂肪含量也高达30%,比牛、羊肉高1.7倍,比家禽肉高14倍,比兔肉高70多倍。
因此,为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过多,膳食中应注意适当选一些脂肪含量低的肉食品,除猪、牛、羊等畜肉外,还应选用鸡、鸭、鱼等肉类,不宜偏食。一般每日食50~100克为宜,并应做到多样化。
◆病死牛的肉忌食用
病牛体内的病菌和毒素,随血液循环周流全身,其内脏和肉都有。人吃了这种病死的牛肉,可感染和发生与牛相同的传染病,还可引起沙门氏菌、变形杆菌、葡萄球菌和肉毒杆菌等细菌食物中毒。主要表现为腹痛、腹泻,泻下酱色腥臭便或水样便,每日10余次,有的次数无法控制,并有头昏、全身不适、不思饮食,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小便赤黄、有灼热感、心跳、脉搏增快等症状,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。因此,病死的牛肉是不宜食用的。
◆涮羊肉忌太嫩
在寒冬季节,家人团聚或宾朋相会,吃一餐美味的涮羊肉火锅,既惬意又很有气氛。吃火锅讲究口味,不外乎底料选配可口,佐料调制有味,肉片要求精细、薄而匀。但也有人主张吃“嫩”,认为七八分熟的羊肉片吃起来才有味。这种主张不可苟同。因为,这样做容易感染上旋毛虫病。
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所引起的。旋毛虫遍布世界各地,常在猪、羊、狗中流行,成虫寄生在病畜小肠内,幼虫寄生在膈肌、舌肌、心肌和肌肉中。人吃了含有或幼虫的病畜肉,幼虫在人的肠道内约经1周即可发育为成虫,成虫互相交配后,经4~6天就可产生大量幼虫,它们穿肠入血,周游患者全身,最后定居于肌肉,引起一系列症状,如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高热、头痛、肌肉疼痛,尤其是腿肚子剧痛,运动受限,幼虫若进入脑和脊髓,还能引起脑膜炎症状。由此可见,涮羊肉如太嫩将自食苦果。美食时应勿忘防病。只要涮肉时,1次不下肉太多,待肉变色,血色退尽后再食用,做到不吃未熟的肉片,就可以预防旋毛虫病的发生。
◆忌吃破壳的鸡蛋
鸡蛋的蛋壳,最容易受到大肠杆菌的污染,一旦破壳,蛋壳表面的病菌就会侵入鸡蛋内并迅速繁殖,吃了这种鸡蛋就容易生病。蛋壳完好的鸡蛋,无论生、熟,都不要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存,应把鸡蛋放冰箱低温保存,以减少大肠杆菌的繁殖。
◆煮鸡蛋忌用生水冷却
鸡蛋煮熟后,立即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生水中冷却,这种做法十分普遍,因其可使鸡蛋壳容易剥离。然而,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。
因为,用生水冷却鸡蛋,使其收缩后,在蛋白与壳膜之间,即形成一个空隙,生水中的细菌便会乘机吸入蛋内,人吃了这样的鸡蛋就容易生病。正确的方法是在煮鸡蛋的同时,与锅内放入少量食盐,即可达到顺利剥掉蛋壳的目的。
◆鸡蛋及与白糖同煮
糖水荷包蛋被人们视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。但鸡蛋和白糖同煮,会使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。这种物质,不但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,而且还会对人体长生不良影响。如在鸡蛋煮熟后,再加点白糖调味,还是可以的。
◆淘米时忌用力搓洗
米的表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,人体如缺乏,易患脚气病。有关资料表明,如果将米粒用力搓洗3分钟,大米表层的维生素B1将损失1/3,无机盐损失1/7,蛋白质损失1/10.米粒在水中浸泡的时间越长,营养素的流失也就越多。因此,正确的淘米方法,是在筛去米中的砂粒、草籽之后,放水淘2~3次即可。切忌用力搓洗。
◆熬绿豆汤忌放碱
有人熬绿豆汤时喜欢加碱,一为烂得快,二为好吃。事实上,煮绿豆汤时加碱,绿豆的水溶性维生素,如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等,几乎全部被破坏,绿豆汤的清热解毒性能也受到一定的影响。因此,无论是从营养或食疗角度讲,熬绿豆汤加碱是很不科学的。
◆即使有哈喇味的油
食用的植物油和动物脂肪,因保存不当,如着水、污染、温度高、空气暴露以及使用含铁、铜、锰、镍、铅等金属容器,均能使油脂变质,产生一种哈喇味。食用这种油后,对身体健康有危害,甚至引起中毒。
油脂酸败后的哈喇味,加热后烟大、呛人,其中含分解物环氧丙醛等,食用后易中毒。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脐周绞痛、头痛、关节痛、高热、脱水,甚至导致休克。油脂如轻度酸败,营养价值便下降,维生素A、D、E均被破坏。长期食用酸败油脂,可引起体重减轻、肝脏肿大、脂肪肝、发育障碍。因此,不要食用变质的食油。贮存食油宜用有色玻璃,并密封、避光、防水,放在阴凉处,勿用金属容器存放。
◆忌食长芽的花生
在温度高、温度达、氧气足的环境中保存花生米,容易使花生长芽,也是霉菌生长的良好环境。食用长芽的花生是有后患的。因为花生长芽后,破坏了外皮,容易生黄曲霉、寄生曲霉等。这些霉菌具有强烈的致癌性,属致癌物之一。因此,不要食用长芽的花生。
◆忌过量吃洋葱
洋葱含有较多的菊粉,是由很多果糖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物质,在人体内不能消化和吸收,随残余消化物一起进入盲肠和结肠。未经消化的菊粉在这里被分解,在分解和利用过程中,产生大量的气体,这些气体充满大肠,使人感到腹胀如鼓,很不舒服,严重的还会导致腹泻。因此,吃洋葱不可过量。
◆忌喝启盖隔夜的汽水
打开盖子久放的汽水,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凉糖水,饮起来失去了汽水的风味。更重要的是打开盖子的汽水,常易被细菌污染。夏季气温高,糖水又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,因而细菌会大量繁殖。以大肠杆菌为例,这种细菌在条件适宜时,每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。经过一夜之后,汽水中细菌的数量已大大增加。这样的汽水,喝后不但五防署降温作用,还会引起疾病,损害健康。因此,汽水打开盖子之后,应尽快喝完,不宜久放。
◆酸性饮料忌多饮
酸味饮料尽管有多种配方,但多以柠檬为主要原料,再加入食糖、糖精及食用色素配制而成。这种饮料如饮用过多,大量的有机酸骤然进入人体,会产生酸血症。特别是大量或多次引入,会使体液的PH值下降。而肌肉等组织在酸性环境下,活动能力下降,疲劳不易恢复,进而产生疲乏无力感。尤其在盛夏,外界气温较高,人在大量出汗的同时,也损失了许多钾、钠、氯等电解质。而高气温又降低了人的食欲,使上述电解质摄入也减少,致使在机体中处于较低水平。这些物质缺乏,可使人感觉疲劳无力、肌肉酸痛。此时,如果又饮入过多的酸性饮料,则会加重上述症状。所以,盛夏既不能只饮淡水,又不宜过多摄入酸味饮料,如柠檬汁、杨梅汤、杨梅露等,可以适当饮些含盐饮料和汽水。
◆忌喝过热的饮料
据国外报道,热饮可导致消化道溃疡。研究人员通过对比研究发现,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肠等消化道溃疡病人,饮用咖啡和茶的温度明显高于健康人。他们饮料的平均温度为62℃,有的高达73℃,比健康对照组高6℃,这是造成消化道损伤的原因之一。
饮用温度过高的饮料,可造成广泛的皮肤粘膜损伤,蛋白质在43℃开始变性,胃肠道粘液在达60℃时会发生不可逆的降解,在47℃以上时,血细胞、培养细胞和移植器官全部死亡。所以,不要经常饮用过热的饮料。
◆忌直接饮用自来水
我国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漂白粉,漂白粉精和液态氯。但是,有许多原因会影响漂白粉的消毒效果。一是有些漂白粉放置时间过长或密封不好,有效氯含量得不到保证。二是漂白粉用量不足和作用时间不够。三是水的温度低,影响消毒效果。一般来说,水温高,则杀菌效果好,在0~5℃时杀灭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,所需要的时间较在20~25℃时多3倍。四是水的浑浊度影响杀菌效果。当水质浑浊时,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无机物,它们要消耗大量的氯,而且悬浮物内部包藏的细菌也不易被杀死。所以,经消毒后的自来水中,仍留有一定量的细菌,不要直接引用。
◆忌饮用温泉水
温泉水中含氟量可高达百万分之十一。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,尤其对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。饮用水中氟低于百万分之零点五时,会发生龋齿,而大于百万分之一时,就会损伤牙的釉质,使之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牙,患氟斑牙。若长期饮用高氟水,可引起骨硬化,患氟骨病,使韧带、关节囊钙化,椎管及椎间孔变窄后,可压迫脊神经导致麻木、瘫痪。因此不要饮用含氟极高的温泉水。
◆忌用饮料取代白开水
在生活比较宽裕的今天,有人常以各种甜饮料代替开水喝,以为这样能增加营养,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。国外一些营养学家经过研究后指出,补充液体最好的物质是白开水。
各种果汁、汽水或其他配制饮料,都含有较多的糖或糖精及大量电解质。这些物质不能像白开水那样很快离开胃,长期饮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,影响消化和食欲。同时还会增加肾脏过滤的负担,影响其功能。过多的糖分摄入还会增加人体的热量,引起肥胖。在通常情况下,甚至在剧烈运动后,人体也不缺乏钠和钾离子,需要补充的是水分。多吃甜饮料不但无益,反而有害。因此,专家们提倡,不要用饮料代替开水。
◆忌喝过量的汽水
汽水主要由水加柠檬酸、小苏打等制成。小苏打与柠檬酸作用,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。喝汽水时,这些二氧化碳经口腔进入胃肠,因胃肠容纳不了那么多的气体,一部分二氧化碳就从体内排除,同时带走人体部分热量,而起清凉降暑作用。
但是汽水不能一次喝得过多,因为二氧化碳与胃酸中和,会使胃液失效,降低了胃液的消化作用和杀菌能力,并影响正常食欲。同时,还会使循环系统血量增多,加重心脏、肾脏的负担,产生心慌、乏力、尿频等症状。
◆忌用开水冲服蜂蜜
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蜂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,其中葡萄糖占30~50%,果糖占40%左右,此外,还含有维生素B1、B6、C、K和胡萝卜素,以及多量的淀粉酶、脂酶、氧化酶等。这些维生素和酶,参与人体的许多重要代谢过程,也与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。民间食用蜂蜜的方法有二:一用冷开水冲服,蜂蜜中的维生素C和氧化酶不会破坏,夏天冲服有清暑解毒作用;二是用温开水冲服,能起补中益气作用。不过,许多人往往用开水冲服蜂蜜,这样会使蜂蜜的酶类物质遭到破坏。另外用热开水冲服还会改变蜂蜜甜美的味道,使其产生酸味。因此,服用蜂蜜时不宜用开水冲服。最好用温开水(水温低于65℃)。
◆忌喝反复烧开的水
有人认为,反复烧开的水中细菌都被杀灭了,为什么还不能喝呢?这是因为开水中,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,如反复烧开,水中的亚硝酸盐就会增高。亚硝酸盐是一种强烈的血液毒,它大量地进入人体后,能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,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,导致人体缺氧窒息。亚硝酸盐还有另一种危险的潜在毒性,她在胃内可使胺类物质化合成亚硝胺,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。
◆忌食青色番茄
番茄,又叫西红柿,即可当水果,又可作蔬菜。其果肉细嫩,酸甜适口,营养丰富,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、C,是人们喜爱的果菜。但是,未成熟的青色番茄是有毒的、
经测定发现,未成熟的青色番茄,含有和发芽的土豆相同的毒性物质龙葵素,食用时口腔有苦涩感,食后出现恶心、呕吐、头昏、流诞等中毒症状。因此,青色番茄不宜做菜食用,若生食危险性更大。
◆忌多食熏烤煎炸食物
熏烤煎炸食物,风味独特,香气诱人,但不宜大量和长期食用因为熏烤煎炸的肉类食物,特别是熏烤法,在制作中会产生致癌物质3,4— 苯并芘,油炸过火的食品,产生的致癌物活性更大,可诱发胃癌、肠癌。因此,不宜多食熏烤煎炸食物。熏烤时,应注意尽量不要让食品与炭火直接接触,温度不宜过高,时间不宜过长,另外,食物最好不用木材熏烤,而以电烤箱或无烟的优质煤熏烤;煎炸食物时,需掌握好火候,炸油如变稠变黑,就不能再用了。日常饮食中应对吃些绿色蔬菜和黄绿色水果,以抵御熏烤煎炸食物带来的副作用。
◆忌在炉火上直接烘烤食物
有些人往往喜欢在炉火上烘烤食物,如烤馒头、烙饼、糍粑等,觉得这样吃起来不仅香脆可口,而且可起到消毒作用。殊不知,经过烟熏火燎的食物,极易被有害物质污染,并被直接食入体内。
实验证明,凡是含碳的可燃物,如煤、木材、石油及植物秸秆等,在燃烧过程中,都能产生致癌性较强的3,4— 苯并芘,这种物质可以通过皮肤、呼吸道、消化道等途径进入动物和人体内,从而诱发癌症,除易引起胃癌外,还能导致白血病、肺腺瘤等。
因此,为了您的健康,在烘烤食物时,最好采用间接加热的办法,切忌将食物直接放火上熏烤食用。
◆皮色鲜艳的水果忌吃皮
科学研究表明,凡是果皮颜色鲜艳(如红、黄、蓝、绿)的水果,均应去皮再食用。
因为,颜色鲜艳夺目的花果提供了植物色素。类黄酮这种化学物质,在人体肠内经分解就会转化为二羟苯甲酸和阿魏酸,具有很强的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作用,从而引起甲状腺肿。所以,在吃果皮颜色鲜艳的水果时,应去皮后再吃。
◆忌吃生鸡蛋
鸡蛋营养丰富,生理价值高,不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理想食品,也是婴幼儿、孕产妇和年老体弱者的优质滋补品。鸡蛋经煮熟或炒熟后吃,对人体确实很有补益作用。但是,若生吃鸡蛋,不但营养难以吸收,而且还会使人体受到损害。
(1)生鸡蛋的蛋清部分,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碱性蛋白质——抗生物素蛋白,阻碍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,时久人体便可患生物素缺乏症。
(2)生鸡蛋的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。
(3)食用生鸡蛋容易的胃肠炎。因为鸡蛋也可能受病原体的污染,而病原体随生鸡蛋吃入人体后,可使人畏寒发热,恶心呕吐,腹痛腹泻。
(4)食用生鸡蛋,可增加肝脏负担。大量未经消化的蛋白质进入消化道,可产生较多的有毒物。这些有毒物质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,一部分则需要由肝脏进行解毒处理。
可见鸡蛋虽富有营养,但不要生食。
◆忌吃孵鸡蛋
孵鸡蛋是指经过孵化而没有变成小鸡的鸡蛋。这种单在孵化过程中,由于气温、湿度不良或受沙门氏菌等感染、寄生虫污染等,只是鸡胚发育停止,不能孵出小鸡,通常称这种蛋为死胎蛋。此种蛋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无机盐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,都已发生变化,绝大部分营养已被胚胎利用而消耗掉了,即使留有一点营养成分,也是不能与鲜蛋相比的。
因为孵过的鸡蛋是死胎蛋,故很容易被病菌污染。曾经有人进行检测,在这种死胎蛋里,几乎百分之百检出大肠杆菌,有的还检出葡萄球菌、伤寒杆菌、变形杆菌等。如果人们吃了这种腐败带菌而又加热不透的孵鸡蛋时,就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等疾病。所以,孵过的鸡蛋不宜吃。
◆胡萝卜不宜生吃
胡萝卜的营养价值颇大,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。胡萝卜素在小肠受酶的作用,转变为维生素A。维生素A有维护上皮细胞正常功能、防治呼吸道感染、促进人体生长发育、参与视紫质的形成等重要生理作用。
但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物质,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时,才能在人体肝脏、肠壁中胡萝卜素酶的作用下,转变成维生素A,为人体所吸收。如生食胡萝卜,就会有90%的胡萝卜素成为人体的“过客”而被排泄掉,起不到营养作用。所以胡萝卜不宜生吃。
◆忌吃煮后颜色变红的元宵
有的市售元宵水煮后,会出现有杏黄、棕黄以至红褐色的变色现象。这种变色元宵失去粘性,元宵皮发硬,略有酸味,营养价值大大降低,但吃后上未见中毒反应。元宵变色,是因为糯米粉中含有较大量的酵母菌之故。红酵母菌的菌落呈粉红色,它污染糯米粉后,遇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便大量繁殖。据测定,当糯米粉的含水量达40~50%,温度在20℃时,是红酵母菌繁殖的最好条件。当红酵母菌的数量在糯米粉中达到228个/克时,水煮元宵则会出现粉红褐色斑点。若高于这个比值,则呈红褐色。红酵母菌储能引起元宵变色外,还能是玉米面、大米、面粉、牛奶、水果、肉、泡菜等出现红变。被红酵母菌严重污染的食物,也能变质,不可食用。
◆忌食烂姜
升降式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。常有人说“烂姜不烂味”,殊不知,烂姜是不可食用的。生姜在腐烂过程中,能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叫黄樟素,该物质能使人体的肝细胞变性。据大量动物试验资料表明,黄樟素能诱发动物饭细胞癌变。因此,不宜食用烂姜。
◆忌吃有苦味的柑橘
柑橘果实中含有各种糖甙,其中柚皮甙和新橙皮甙,是柑橘果实中主要的苦味物质。这两种糖甙,在未成熟的柑橘中含量较高,大量食用这种未成熟柑橘,对身体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。而成熟后的柑橘,由于各种酶的作用,上述两种糖甙逐渐转化,水果的苦涩味也就逐渐消失。但柑橘在0℃左右的低温下贮藏室,柑橘内的酶活力受到影响,各种糖甙的水解反应也受到影响,苦味便不减弱。与此同时,受冻结冰的柑橘的原生质脱水,蛋白质及胶体产生不可逆的凝固作用,失去抗菌能力,这时细菌,特别是霉菌等腐败菌,极易侵入国体繁殖,使柑橘的苦味加重。这种因受冻而法库的柑橘,营养价值大大降低,又不卫生。因此,这类发苦的柑橘最好弃之不吃。
◆忌吃变质的银耳
近年来,我国人群中多次发生因食用变质银耳,引起中毒的事件。据有关单位研究,变质银耳中的致毒物质,为酵母面黄杆菌毒类。食用变质银耳中毒后,轻者感到上腹部不适,全身无力。重者常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。目前,对中毒者尚无有效药物治疗。为防止其中毒,切记不能吃变质的银耳。
◆忌吃未成熟的水果
成熟的水果色、香、味均佳,但市场上出售的水果往往为成熟,有人喜吃酸味就买这些水果吃。殊不知,吃这种未成熟的水果,对身体是不利的。未成熟的梅子、李子、杏子等水果中,含有草酸、安息香酸等成分,在人体中和很难被氧化,结果经代谢作用后形成的产物仍然是酸性的。这对人体的生理是有影响的。有些水果未成熟时含有毒素,人吃了是危险的。至于有些成熟水果也有少许酸味,则吃后无妨。
◆忌吃有黑斑的红薯
红薯,又名番薯、白薯、甘薯、地瓜等。表皮呈褐色或黑色斑点的番薯,是受到了黑斑病菌的污染,黑斑病菌排出的毒素,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醇,使番薯变硬、发苦,对人体的肝脏有剧毒。这种毒素用水煮、蒸和火烤,其生物活性均不能破坏。故生吃或熟吃有黑斑病的番薯,均能引起中毒。给猪、牛等牲畜作饲料,同样危险。
黑斑病番薯中毒,多在24小时内发病,主要症状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。严重的会出现高热、头痛、气喘、神志不清、抽搐、呕血、昏迷,甚至死亡。对此病,目前尚无特效疗法。所以,凡有黑斑病的红薯就不宜吃。
◆忌生吃花生
花生含有丰富的植物油、蛋白质和维生素,是人人喜爱的食品。但生吃花生有损于健康。
因为花生含脂肪较多,消化吸收缓慢,大量生吃可以引起消化不良。另外,花生在泥土里生长,常被寄生虫卵污染,生吃容易引起寄生虫病。同时,花生常被鼠类污染,易传播自然医源性疾病,特别是流行性出血热。因此,花生不宜生吃,最好是煮熟后食用。
◆忌生食贝类
生长在浅谈内的牡蛎、蛏子、蛤蜊及泥螺等水产品不能生食。因为这些贝类同毛蚶均属双壳纲,都程度不同地染有病菌。
牡蛎、贻贝、蚶子、小螃蟹、蛏子均有多种病菌,尤其是标志粪尿污染的大肠杆菌和副溶血弧菌。其中又以夏季病原菌的检出率最高。近年来,此类肠胃炎的暴发历年不断。这种病暴发次数之多,持续时间之长和波及范围之广,使人们注意到,生食贝壳动物,有发生胃肠道疾患的危险,尤其是诺瓦克病毒肠炎。
江、浙沿海居民常把海螺、蟛蜞等用少量食盐渍后生食,殊不知低度食盐,并不能杀死贝蛤类及螃蟹体内的病原菌。
◆忌过量吃杏
吃杏过多,有害无益。民间说的“桃养人,杏伤人”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因为杏具有强烈的酸性,能够分解人体内的钙、磷以及蛋白质等物质。同时,胃内的酸液增多了,还会引起消化不良和溃, 疡。此外。杏的酸性还能腐蚀牙齿的珐琅☞。特别是儿童,吃杏多了,容易发生龋齿。因此,杏不宜过多食用。
◆忌过多食用橘子
橘子是人们喜爱的水果,其营养丰富,每500克橘子可产生856.8千焦(204千卡)热量。不论大人、小孩,若一次食用过多,就会产生不良后果。
因为食用过多,所产生的热量,不能全部转化为脂肪贮存,又不能及时消耗掉,就容易“上火”,出现口舌干燥、咽喉肿痛、大便干结等症状。因此,橘子不宜食用过多。若已“上火”,可用海带50克,洗涤后切碎,煎水代茶饮,可“去火”。
◆煮粥、烧菜忌放碱
有些食堂或家庭在煮粥、烧菜时,有放碱的习惯,以求烂的快和发粘好吃。但是这样做的结果,使米和菜里的养分大量损失掉了。因为养分中的维生素B1、B2和维生素C等都是喜酸怕碱的。
维生素B1在大米和面粉中含量较多。有人曾做过试验,在400克米里加0.06克碱熬成的粥,有56%的维生素B1被破坏。如果经常吃这种加碱煮成的粥,就会因缺乏维生素B1而发生脚气病、消化不良、心跳、无力或浮肿等。
维生素B2在豆子里含量最丰富。一个人每天只要吃150~200克大豆,就足够满足身体对维生素B2的需要了。豆子不易煮烂,放碱后当然烂得快,但这样会使维生素B2几乎全部被破坏。而人体内缺乏它,就会引起阴囊瘙痒发炎(即绣球风)、烂嘴角和舌头发麻等。
维生素C在蔬菜和水果中最多,其本身就是一种酸,碱对它起破坏作用。人体内如果缺乏维生素C,会使牙龈肿胀出血,得坏血症。
◆忌大量吃酸菜
腌制的酸菜中,含有大量草酸和钙。由于酸度高,食用后不宜在肠道内形成草酸钙被排除体外,而被大量吸收,经肾脏较高浓度地排泄草酸钙结晶,容易成点形成尿结石。腌制酸菜过程中,维生素C被大量破坏,人体如缺乏维生素C,使抑制肾内草酸钙结晶体沉积和减少结石形成的能力降低,也是形成尿结石的一个因素。因此,酸菜不宜大量食用。
◆未腌透的酸菜忌食用
未腌透的酸菜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,这种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,将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,使红细胞失去携氧功能,导致全身缺氧,出现胸闷、气促、乏力、精神不振、嘴唇青紫等症状。此外,亚硝酸胺类化合物还是致癌物质。所以,忌食未腌透的酸菜。
◆忌吃未腌透的咸菜
每当农贸市场上,出售碧绿的新鲜咸菜,很多人为其颜色和美味所吸引,争相购买。殊不知,吃这种没腌透的新鲜咸菜是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。这是因为新鲜的蔬菜中,含有一定数量的硝酸盐,若腌制不透,硝酸盐便可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,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。亚硝酸盐能把血液中携带氧气的低铁血红蛋白,氧化成不能携带氧气的高铁血红蛋白,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而使人体缺氧。因此,咸菜未腌透不能吃。
一般说来,雪里蕻产生硝酸盐,在腌后20天左右为高峰;青菜最快,1天即可产生。但各种蔬菜经过1个多月的腌制,硝酸盐即可遭到破坏。
◆忌多吃黑枣和柿饼
外科常见有些小儿,因食过量黑枣或柿饼后,约半天时间,即发生恶心、呕吐、上腹部持续疼痛,进食则更痛,使食欲逐渐减退。当医生检查时,可于上腹部触到活动而坚硬的肿物,有轻度压痛。X线钡餐检查,明显可见形状不规整、可随体位改变、上下移动之硬块。这就是临床上称的胃结块症,又称胃结石。如果快小,可用中药治疗;块大且发病时间长,则需手术治疗。
其形成的原因,是空腹吃了大量的黑枣或柿饼,较多的鞣酸和果胶与胃液凝固,沉淀而结成硬块。也有人认为是吃了毛发、生鸡蛋、红豆皮等物后,在胃内凝结而成。因此,不要让小儿空腹吃过量的黑枣和柿饼,更不要把毛发等异物吃入胃中。
◆忌长期食用方便面
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,还有少量味精、食盐和调味品。
调味品是牛汁、鸡汁或虾汁,而牛肉、鸡肉或虾肉的含量是很少的。由此可知,方便面中,不完全具备人体需要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营养素。并且方便面中,还含有或多或少的食品色素、防腐剂等。如果长期食用,会因营养素缺乏而患病。长期食用方便面的人中,有60%的人营养不良,54%的人患缺铁性贫血,23%的人患核黄素缺乏症,16%的人缺锌,29%的人因缺乏维生素A而患眼疾。由此可见,方便面不宜经常吃。
◆忌多吃多味瓜子
多位瓜子在加工制作时,加有香料、食盐、香精、糖精等调味品,若食用过多,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。
因为天然香料,如茴香、花椒、桂皮、八角等,都含有黄樟素。黄樟素已被证实是具有致癌作用的有毒物质。若摄入过多,首先引起肝脏病变。有的瓜子在加工中,使用人工合成香料。人工合成香料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的,也具有一定的毒性。糖精是毫无营养价值的甜调味品,人体摄入过多,可以诱发膀胱癌。因此,多味瓜子不宜多吃,也不宜经常食用。
◆忌饮用有焦味和霉变茶叶
茶叶在烘制过程中,由于火温太高或碳火焰太大,使茶叶烧焦和熏上浓烈烟味,也可能茶叶在烘焙时与煤、木炭燃烧时所产生的3,4一苯并芘接触而受到污染。这种有焦味的茶叶含有较多的苯并芘,不能饮用。
茶叶若保管不善,尤其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会大大增加其含水量。当茶叶的含水量达8.8%时就有可能发霉;达12%时,霉菌就会迅速大量孳生,茶叶上出现霉花和菌丝,导致霉味产生。人如引用了发霉茶叶泡的茶水,可引起腹痛、腹泻、头晕等症状,危害人体健康。
◆忌用保温杯泡茶
有人喜欢用保温杯泡茶,以保持其温度。但保温杯泡茶有其不利之处。
茶叶是一种富含营养成分的饮料。茶叶中含有茶多酚、单宁、芳香物质、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。当用开水在茶壶或普通杯中泡茶时,大量的有益成分溶解在水中,使茶汤产生一种芳香气味,同时又使茶多酚和单宁等成分略溶水中,使茶汤略带爽口苦味。而用保温杯泡茶,由于温度一直保持很高,使芳香物质很快挥发掉,减少了应有的芳香。同时,高温还能使茶多酚和单宁浸出过多,使茶汤色浓,味苦涩,并有闷沤味。此外,由于维生素不耐高温,长时间高温浸泡也会使其损失较多。因此,不宜用保温杯泡茶。同样,也不宜将茶叶放到壶里煮着喝。如果想喝热茶,可用紫砂壶冲泡,茶泡好后,倒入保温杯中,这样既可以较长时间保温,又可以解决保温杯泡茶不足之处。
◆忌饮用长时间泡的茶
茶叶中含有100多种化合物。一般说,这些化合物对人体都无害。茶水在泡后4~6分钟饮用较为合适。而沏好的茶水放置几小时后,特别是放在暖水瓶是保温杯内的茶,不仅味道会变差,失去原有的香味,而且茶水呈褐色,并变得混浊,使茶叶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都遭到破坏。
据研究,新沏的茶水,对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可产生兴奋作用;而茶水泡的时间过长且浓,茶汁中的咖啡因积聚过多,对人体则会产生刺激作用。人们喝了这种茶就会感到不舒服。至于茶水冷后再泡的茶,由于鞣酸大量增加,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。而新泡的茶水内含鞣质较少(因为鞣质较难溶于水)。所以,长时间或冷后再泡的茶,不宜饮用。
◆茶叶忌煮着喝
中国饮茶的历史悠久。明代以前是将茶叶放在釜中烹煮,茶汁很浓。目前,有的地方仍有煮茶的习惯。实践证明,煮茶不如冲茶。
因为茶叶中含有一种涩味的鞣酸,在高温作用下,鞣酸会过多的溶解出来,增加了茶水的苦涩味,而且还会破坏维生素。因此,茶叶不宜煮着喝。
◆忌用茶水送服药物
茶叶中含有咖啡因、茶碱、鞣酸等成分,能与药物发生作用,影响药物疗效。
在服用鲁米那、安定、眠尔通等镇静安眠药物时,不宜饮茶。因茶中含有具有兴奋作用的咖啡因和茶碱,能减弱药效。
服用碳酸氢钠时,不能用茶水送药。因茶水中含有鞣酸,能与碳酸氢钠互相作用,使其失效。
服用潘生丁时切忌饮茶,因茶中咖啡因有对抗药物的作用。
痢特灵、优降灵等药物,不能与茶水同服。这些药物能进入大脑内,抑制儿茶酚胺的降解作用,促进脑内环磷腺苷形成,而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有能阻碍环磷腺苷代谢。两者的协同作用,使病人出现严重失眠或高血压。
另外,茶中鞣酸还会与黄连素、乳酶生、多酶片、胃蛋白酶、次碳酸铋、硫酸亚铁、土霉素、红霉素等药物作用,形成难溶解沉淀物,影响药物吸收。
◆吃狗肉后忌喝茶
狗肉不但肉嫩味香,营养丰富,而且产热量大,增温御寒能力较强。因此,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,在严冬季节,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。但是,吃狗肉后不要喝茶,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。这是因为,在狗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而茶叶中含有比较多的鞣酸,如果吃完狗肉后马上喝茶,会使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,生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。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,可使肠蠕动减弱,大便里的水分减少。因此,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,就会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。所以,吃完狗肉后不宜立即喝茶。
◆吃高蛋白食物后忌立即饮茶
长期以来,人们在吃完肉食、蛋类、海味等高蛋白食物以后,总习惯于立即饮茶助消化。近年来,科学家研究发现,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。
因为,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,鞣酸与蛋白质结合,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鞣酸蛋白质,可使肠蠕动减慢,从而延长粪便在肠道内潴留的时间,不但易形成便秘,而且还使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易被人体吸收,有害人体健康。所以,吃高蛋白食物后,不宜立即饮茶。
◆忌多饮新茶
刚摘下制成的茶叶中,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、咖啡因、生物碱等生化物。大量饮浓茶,新茶中的咖啡碱及多种芳香油能使人的神经系统极度兴奋,似醉酒一般地出现血液循化加快,心率加快,使人感到心慌。此外,新茶中的活性碱对任意有较强的生理作用,大量饮用,生物碱随量的积聚,也会像醉酒一样使人的体温增高、四肢无力,甚至出现肌肉颤动等症状。因此,应注意饮新茶不宜过浓、过量。
◆白糖忌不加热食用
螨虫是一种全身长毛刺而肉眼看不见的小昆虫,嗜好食糖。白糖在储存、运输、销售的过程中,如不注意卫生管理,容易受到螨虫的污染。当人吃了生白糖,螨虫就可进入人体内而患病。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,螨虫侵入人体肠道,可损害肠粘膜而形成溃疡,引起腹泻、腹痛、肛门烧灼;螨虫侵入肺部可引起肺部毛细血管破裂而咯血,并诱发过敏性哮喘;螨虫侵犯泌尿道则可引起泌尿道感染,发生尿频、尿急、尿痛或尿血等症状。
家庭购买白糖不宜过量,不可长期存放,调制饮料或做凉拌菜要用白糖时,应将白糖先经加热处理,螨虫在加热到70℃30分钟后就会死亡。因此,人们食用白糖时宜经加热处理,尤其是对婴幼儿更应注意,谨防发生螨虫病。
◆酱油忌生吃
酱油是以豆饼、麸皮、黄豆等为原料,通过接种发酵,再高温消毒后制成的调味食品。酱油是一种富于营养的调味品,每100克酱油中含蛋白质2克,碳水化合物17.2克,钙97克,磷31毫克,铁5毫克,而且还有维生素B1、B2、PP等多种营养成分,有增强食欲、促进消化的作用,还可改善和提高菜肴的感官性状。
按说酱油不经加热也可以食用,但是在生产、贮存、运输、销售等过程中,它常因卫生条件不良而受到污染,甚至混入肠道致病菌。科学实验证实,伤寒杆菌在酱油中能生存29天,立即杆菌能生存2天。有很多人,不经加热就用它做凉拌菜吃,这就有患病的危险。所以,酱油不宜生吃,最好加热后,再用于凉拌菜等。
◆忌多吃臭豆腐
臭豆腐属豆制品,富有营养,闻着臭,吃着香,但臭豆腐食用过多也是有害的。
因为,臭豆腐的发酵工序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,易被微生物污染。据测定,臭豆腐中含有大量挥发性盐基氮,平均每公斤含有4.9克。同时,还含有硫化氢,平均每公斤含有16.5毫克。此二成分,均为蛋白质分解的腐败物质,对人体有害。除此类物质外,臭豆腐常受细菌污染,其中包括致病菌。因此,臭豆腐不宜多吃。
◆忌过多食用豆制品
豆制品所含必需的氨基酸,与动物蛋白相似,同样也含有矿物质如钙、磷、铁、硒等,以及维生素B1、B2和纤维素。其营养价值可以与肉、蛋、鱼媲美,所以豆制品令人刮目相看,甚受欢迎。但根据最近的研究,豆制品食之过多,也是有害的。
因为,豆制品中含有较多的蛋氨酸,若是食之过多,与肉食一样,同样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。因此,豆制品不宜食用过多。科学的饮食方法,应当是荤素结合,粗细食物合理搭配,不偏食,不贪食,保证各种营养素的需求,才会有利于身体健康。
◆忌过量吃红薯
红薯的营养很丰富,每500克重含糖128.3克,蛋白质7.8克,还含有脂肪、粗纤维、胡萝卜素。维生素B1、B2、C和钙、磷、铁等。由于红薯含胡萝卜素较丰富,目前临床上经常用以治疗夜盲症。鲜嫩的红薯叶炒猪肝,就是一个很好的治疗食品。红薯又因含食物纤维较多,所以有通便、降低血脂的作用。
但红薯含一种氧化酶,这种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,如红薯吃得过多,会使人腹胀、打嗝、放屁。其次,红薯里含糖量高,吃多了,可产生大量胃酸,使人感到“烧心”。胃由于受到酸液的刺激,而加强收缩,此时胃与食管连接处的贲门肌肉放松,胃里的酸液即倒流进食管,人就吐酸水了。同时,糖分多了,身体一时吸收不完,剩余的在肠道里发酵,也会使肚子不舒服。
◆忌过量吃瘦肉
据有关资料报道,医学科学家们发现,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,并非胆固醇,而是同型半胱氨酸。半胱氨酸是由蛋氨酸在人体内某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的,而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较高。动物实验证明,同型半胱氨酸会直接损害动脉细胞,形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。因此,吃瘦肉也应适度,不宜过量。
◆忌多吃香肠
香肠是由新鲜猪肉做成的,为了使其保持鲜度和存放的时间久一些,加工部门在制作过程中,要加入一定比例的防腐剂——亚硝酸钠。而亚硝酸钠在人体中能与肉类蛋白中的胺结合,形成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基胺的物质,这是一种强致癌物。因此,香肠不宜多吃。
不过,如能在吃香肠的同时,适当多吃一些豆芽、青椒、菠菜、黄瓜等新鲜水果,就能消除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。这是因为在蔬菜和水果中,维生素C的含量极为丰富,而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酸钠与胺的结合,从而可避免强致癌物在消化道内形成。
◆忌多吃松花蛋
松花蛋清香适口,老少皆宜。但食用过多,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少年危害较大。
因为,松花蛋食用纯碱、石灰、盐和金圣粉(及氧化铅)等,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包裹在鸭蛋(或鸡蛋)外腌制而成的,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铅,所以经常食用会引起铅中毒。中毒后表现失眠、关节酸痛、贫血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好动、思维缓慢、智力减退和脑功能障碍等。铅在人体内还能取代钙质,可以引起缺钙。因此,松花蛋不宜多吃。
◆忌过量吃荔枝
过量食荔枝,会患荔枝病。原因是荔枝所含的单糖绝大部分是果糖,果糖比葡萄糖难消化吸收,加上它所含的大量水分,可以稀释胃中消化液,过多吃,会使正常饮食量大为减少,甚至有完全不能直接被组织细胞氧化利用,而要经一系列酶的催化,才能变为葡萄糖供能或转变为糖原贮存。因此,荔枝病是一种低血糖引起的急性疾病。表现多为清晨发病,常以出汗、肢冷、乏力、腹痛、轻泻等为前驱症状,其后突然抽搐、昏迷。若不及时救治,可于数小时内死亡。所以,吃荔枝也不宜过量。
◆忌滥用食用香料
人们日常食用的天然香料很多,如八角、茴香、胡椒、薄荷、丁香等。适量食用一些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,但切不可滥用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,天然调味品如胡椒、桂皮、茴香、丁香、肉豆蔻、生姜以及黄樟树和桉叶油中提炼出的一种黄樟素等,均含有一定的毒性和诱变物。右边无能改变人体内正常组织中的基因密码,使遗传功能发生突变,从而诱发细胞畸形,形成癌肿。另外,对这些天然调味品,如食用过多,会产生口干、咽喉痛等副作用,并可诱发痔疮、高血压、胃肠疾病等。
还有些人造香料,是以石油、煤焦油产品等为原料,经过合成反应而得的单体香料化合物。用各种安全性高的单体香料和稀释剂配制的香精,可作食用香精。对于用化学方法分离或化学合成的食用香料,应尽可能少用或不用,尤其在婴儿代乳食品中,更不应使用人造食用香料。
◆煮咖啡忌时间过长
人们喜爱喝咖啡,是因为它味道芳香可口,并能使神经系统兴奋。
为了使其香味不变,咖啡不宜长时间地沸煮。因为蒸汽泡会携带部分芳香物质,并聚集在咖啡表面,形成泡沫,而咖啡香味取决于泡沫的密度,烧开后咖啡继续沸煮,会导致泡沫被破坏,是芳香物质随蒸气跑掉。
最好是在咖啡烧好后,马上饮用,否则,放凉了起泡沫也会被破坏。
◆喝咖啡及浓度过高
有的人为了争取时间,拼命地工作和学习,常借助于高浓度的咖啡来刺激大脑和神经,以求提神驱困。其实,这样做弊多利少。据研究,人在饮高浓度的咖啡后,体内肾上腺素骤增,以致心跳频率加快,血压明显升高,并出现紧张不安、焦躁、耳鸣,及肢体不自主地颤抖等异常现象。因此,长此以往,会影响健康。如果是应考学生或演员、运动员,在进考场、赛场前,喝高浓度的咖啡,则很可能因机体过度兴奋而失败。假如有心律不齐、心动过速等疾患,饮高浓度咖啡可加重病情。有冠心病、高血压的人,可诱发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。所以,饮咖啡忌浓度过高,以每杯咖啡的浓度不超过100毫克为宜。
◆喝咖啡忌放糖过多
饮咖啡时,适当放点糖可增强咖啡的味道。但是,若放糖过多,则会使人没精打采,甚至使人感到十分疲倦。据分析,导致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:一是咖啡进入人体后,其本身会消耗体内的某些矿物质,而这些矿物质,在体内把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中,是不可缺少的;二是饮咖啡时,加糖过多,会反射性地刺激胰脏中的胰岛细胞,分泌大量的胰岛素,而过量的胰岛素能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。一旦血糖过低,就会出现心悸、头晕、肢体软弱无力、嗜睡等低血糖症状。此外,在饮咖啡时,也不宜过多地吃蛋糕、糖果等高糖食物,否则也会产生上述现象。
◆忌空腹吃西红柿
西红柿是一种可果可蔬的食物,酸甜适口,营养丰富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钙、铁、磷等矿物质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但是,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胶质、果质、棉胶酚等成分,这些物质很容易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,凝结成不溶性的块状物质,这些块状物质有可能把胃的出口堵住,使胃内的压力升高,引起胃扩张,甚至产生剧烈的疼痛。因此,不宜空腹吃西红柿。而在饭后吃西红柿,胃酸与食物充分混合后,大大降低了胃酸的浓度,就不会结成硬块了。
此外,未成熟的青西红柿也不宜吃。因为未成熟的西红柿中,含有大量有毒的番茄碱,, 人斥候会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流诞、乏力等中毒症状。而在西红柿成熟呈红色后,番茄碱的含量即大为减少以至消失。
◆忌空腹吃柿子
柿子不宜空腹吃,因柿子中,含有大量的柿胶酚和一种叫红鞣质的可溶性收敛剂,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,含这两种成分最高。柿胶酚和红鞣质便遇酸凝固成块,如果空腹吃时大量柿子或与酸性食物同食,柿胶酚与红鞣质便与胃酸或酸性食物凝结成硬块,形成“柿石”。胃里若有“柿石”,就会引起胃痛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倘若不注意,硬块会越结越大,胃内压力升高,引起胃扩张,病痛更重。所以,柿子宜在饭后吃,此时由于胃酸已与其他食物结合,就不易出现“柿石”。
◆忌偏食动、植物油
植物油里含有大量的亚油酸,它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。但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,如果吃得过多,很容易在人体内被氧化,形成过氧化脂,如果吃得过多,很容易在人体内被氧化,形成过氧化脂。过氧化脂积存在人体内,能引起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等病症,甚至还可能诱发癌症。
据科学测定,每人每天需要亚油酸4~5克,按这个量,每人每天吃7~8克植物油就够了。另外,人体每天需要吸收一点动物脂肪,用量最好相当于植物油的一半,这样的优质比例,对人体健康有益。
因此,对动、植物油不宜偏食。
◆炒菜时忌油温过高
有些人为了把菜炒得脆嫩可口,习惯把油锅烧得滚烫冒烟再下菜炒。从烹调角度来说,这种做法似无可非议,但从营养和健康角度来看,这是不可取的。
因为,食用油烧到冒烟,一般说温度已超过200℃。在这种温度下,不仅油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破坏殆尽,却人体必需的各种脂肪酸也遭到大量氧化,从而大大降低了油脂的营养价值。同时,食品中的各种维生素,热别是维生素C也会遭到大量破坏,造成营养损失。
油温过高,使油脂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。这种物质不仅对人体有害,而且在胃肠道内,对食物中的维生素有相当大的破坏力;同时对人体吸收蛋白质和氨基酸也起到阻碍作用。如果长期在饮食中,摄入过氧化脂质并在体内积聚,可使人体内某些代谢酶系统受损,导致人体未老先衰。因此,炒菜时油温不宜过高,特别是不要把油烧到冒烟时再下菜。
◆食用油忌反复高温
油炸食品重复使用高温油,炒菜时厨师有意让油锅起火的烹调方法,是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,说明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样做,对人体有多大的危害。
且不论油脂中维生素A、E等营养素在高温下受到破坏,大大降低油脂的营养价值,只说是拥有只在超过180℃的高温作用下,会发生分解或聚合反应,产生醛、酮、低脂肪酸、氧化物、环氧化物等许多对机体有害的物质,油温愈高,反复高温的次数愈多,产生的有害物质就愈多这些物质中,有的可能挥发污染空气,人体吸收后会造成危害;也可能滞留于油脂中,经口食入会引起严重后果,轻则能破坏人体的酶系统,使人产生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呼吸不畅、心率减慢、血压升高、四肢无力等症状。长期食入高温还可能致癌。防止高温油对人体的危害,一是控制油温,一般不宜超过150~180℃,即不要让油冒烟或起火;二是不要用油长时间连续炸食品;三是反复使用的炸油,每次使用前应添加一定量的新油,因新油含有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;四是适当控制油炸食品的摄入次数。
◆食用油及高温加入后贮存
人们日常食用的动、植物油,如猪油、菜油、豆油、茶油、芝麻油、花生油等,其主要营养成分为磷脂、胆固醇及脂蛋白、不饱和脂肪酸、少量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。食油经高温(150℃以上)加热后,氧化作用便随之加快。这样,一方面必需脂肪酸,如亚油酸和维生素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;另一方面,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后可发生聚合作用,构成大分子化合物,有其一定毒性,食用后可使动物生长停滞、肝脏肿大、生育功能和肝功能发生障碍,甚至有致癌作用。因此,食用油不宜高温加热后贮存。
虽然食油在生产、运输、贮存等过程中,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,直接入口是不卫生的,但从石油的酸碱度及渗透压等方面看,并不是细菌繁殖的理想场所。所以,即使有少量细菌,也不必高温加热后贮存。
◆忌过多食用鱼油
鱼油具有多重功效,能防止冠心病和脑血栓的形成,增进记忆力,保护视力,促进炎症消退等。然而食用鱼油也并非多多益善。鱼油的主要有效成分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,长期过量进食鱼油,可因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,包括脑出血。爱斯基摩人以鱼为主食,尽管他们几乎没有人患冠心病和血栓形成,但闹储蓄却成了他们重要的死亡原因。因此,鱼油也不宜食用过多。
◆忌吃生棉籽油
棉籽油是一种较好的食用油类,棉籽中虽含有毒的棉酚,但在榨油中便被破坏了。而生棉籽油(粗制的)中的棉酚,不能被完全破坏,若长期食用会引起中毒。
生棉籽油中毒,可以急性发病,也可有慢性过程。中毒后的主要表现是乏力、头晕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、便秘或腹泻、皮肤灼热感等,有的病人还会出现口渴、多饮、多尿、皮肤黏膜干燥、闭经和男子性功能减退等症状,个别严重者会抽搐和瘫痪,甚至心跳骤停而死亡。
目前治疗本病尚无特效方法,若能早期发现,及时治疗还能恢复健康。晚期病人可终身失去劳动能力。因此,最好的办法是预防,不吃生棉籽油。
◆忌用大油烹调肉食品
大油含有较高的胆固醇,如用大油烹调肉食品,则会使菜肴中的胆固醇大大增加。胆固醇的化学性质相当稳定,即使高温烹调也损失极少,很不利于健康。如果用植物油来烹调肉食品,那么情形就不同了。因为植物油中含有植物固醇的物质,这种物质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,而且其中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,可促进胆固醇的正常代谢,使它们不在人体内积蓄。
◆忌吃油渣
日常生活中,有许多人不注意生活科学常识,经常用肥肉炼油,剩下的油渣又当菜来使用。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健康的。由于猪肉或大油在炸炼时温度较高,有机物质受热分解,经过环化、聚合会形成一种致癌性物质,炸炼时间越长,其含量越高。常吃或多吃油炸的人可增加食管癌、胃癌的发病率。所以,炸炼过油的油渣不能吃,应丢弃。
◆吃黄鳝忌爆炒
人们爱吃脆嫩的鳝鱼片,在烹调时,不烧煮熟透,只是在锅中爆炒几下就出锅。这样烹调的鳝鱼,味道虽美,但对人体的健康不利。因为,黄山体内有一种叫颌口线虫的囊有寄生虫,鳝鱼片爆炒,如没有熟透,就不会杀死这种寄生虫。它进入人体半个月后,会使人体温突然升高,并出现厌食,同时,在颈颌部、腋下及腹部皮下会出现疙瘩。这就是发生了颌口线虫感染。因此,黄鳝最好煮熟烧透了吃,以防引起感染。
◆忌吃生鱼粥、生鱼片
吃生鱼粥、生鱼片,是广东、福建一带人喜食的美味。然而从医学角度来看,这种吃法对人体是有害的。
首先,从流行病学上讲,这种吃法很容易得肝吸虫病,危害肝脏,导致纤维化或肝癌。因为在南方的河流中,生存有肝吸虫,它的幼虫侵入到鱼的体内成为包囊。生鱼粥等吃法不能将鱼肉彻底煮熟,人吃了带有活性包囊的鱼肉后,干吸虫的幼虫就会在人体的肝、胆管中发育成长,直接危害人体健康。
其次,从营养学角度上看,鱼肉内所含的蛋白质,只有在充分加热凝固后,才易被人体吸收;半生不熟,不但会失去营养价值,还会对机体内一些有益健康的酶类产生不利影响。
◆忌吃烧焦了的鱼和肉
人吃了焦馒头,可以助消化,这是老幼皆知的常识。可是吃了烧焦了的鱼和肉有毒,这一点却不是所有人都明白的。鱼和肉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如果不慎烧焦了,高分子蛋白就会变为许多有害的化学物质。一旦这些有害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,就会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及遗传受到毒害,进而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。同时,鱼和肉里的其他高分子化合物,因不完全燃烧,也能产生一些强致癌物质,如3,4— 苯并芘。所以,在烧鱼、烧肉时,要特别小心,不要烧焦了。万一烧焦了,干脆扔掉,不宜再吃。
◆忌直接食用鲜海蜇
海蜇口味清脆爽口,是凉拌佳肴。但是,食用未腌渍透的海蜇会引起中毒。
海蜇系属腔肠动物门的水母生物。鲜海蜇含水量高达96%。此外,还含有五羟色胺、组织胺等各种毒胺及毒物肽蛋白。人食后易引起腹痛、呕吐等中毒症状。因此,鲜海蜇不宜食用。必须经盐、白矾反复浸渍处理,脱去水和毒性粘蛋白后,方可食用。
◆忌过量食咸鱼
咸鱼,一般是将剩鱼用海盐腌制而成的。海盐里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,但也含有少量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。由于在腌制咸鱼的过程中,海盐中的亚硝酸钠和生鱼中的胺,长期接触而发生化学反应,致使鱼体内产生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。这种物质进入人体,一般代谢转化为致癌性极强的二甲基亚硝酸胺。常吃咸鱼的人鼻咽癌的发病率比一般人高30~40倍,甚至可以通过胎盘影响下一代。二甲基亚硝酸胺尤其对年龄较小者易起毒害作用。因此,咸鱼不宜过量食用。
◆忌吃鱼胆
祖国医学认为,鱼胆性寒、味苦,有泻热、明目等功效。但若服用量过大,非但不能治病,还可能引起急性鱼胆中毒,导致严重后果。中毒轻者可有胃肠但反应,恶心、呕吐。腹痛、腹泻。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、肾损害,甚至死亡。
哪些鱼胆会引起中毒呢?据报道:有青鱼、草鱼、白鲢、鳊鱼、鲤鱼等。一般认为,生服鱼重2.5公斤左右的青鱼胆2枚,或鱼重5公斤以上的青鱼胆1枚,即有中毒致死的危险。
为了防止急性鱼胆中毒的发生,平时不宜随便吃鱼胆,无论生吃还是熟食。
◆忌吃死蟹、死甲鱼
螃蟹和甲鱼,喜食动物尸体等腐烂食物,它们的胃肠里也常有致病菌和有毒杂物。一旦死后,这些病菌便大量繁殖。另外,螃蟹和甲鱼体内,还含有较多的组氨酸。组氨酸在脱羧酶的作用下,极易分解成组胺和类组胺物质,特别是螃蟹、甲鱼死后,组氨酸分解更为迅速。它们死的时间越长,体内积累的组氨越多。组胺是一种有毒物质,当它在人体内积蓄到一定数量时,就会引起食物中毒。因此,不能吃死蟹和死甲鱼。
◆忌吃未煮熟的黄豆
生黄豆中有两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,一种是胰蛋白酶阻碍因子,另一种是血球凝集素。胰蛋白酶阻碍因子抑制体内蛋白酶的作用,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,生食后会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中毒症状。血球凝集素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。这两种有毒物质在高温下均易被破坏,经煮熟后就不会中毒。所以,黄豆必须煮熟了吃。
◆忌吃未煮熟的四季豆
四季豆俗称豆角,有人喜爱烧炖,有人喜欢切丝凉拌,吃起来别有风味。但四季豆烹制方法不当,主要是加热不足,会引起人体中毒。原来四季豆中,尤其是霜打后的四季豆中,含有较多的皂素或血球凝集素,人吃后10分钟至10几小时之内,可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和头痛、头晕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。防止的主要办法,是在烹制四季豆时加热要彻底,保证煮熟煮透,以破坏其中的有毒成分。忌吃发了芽的马铃薯。
冬贮的马铃薯,随着春天的到来或环境温度的升高,会逐渐发芽。人们舍不得将它扔掉,食后发生食物中毒的事屡见不鲜。这是因为发芽马铃薯,特别是芽眼周围,含有一种叫做龙葵素的化学物质,食入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之内,可出现舌咽麻痹、胃部烧痛及恶心、呕吐等胃肠症状,也可出现耳鸣、兴奋等神经症状,严重的还可发生抽搐或意识丧失,甚至死亡。预防办法:保持贮存环境阴凉干燥,防止马铃薯发芽,发芽的马铃薯不要食用;发芽少的也可去除芽眼及芽眼附近的部分,切丝或切片加水浸泡一段时间,经醋溜后再食用。
◆忌用铜质食具盛冷食品
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铜质食具种类不少,如铜勺、铜盘、铜锅、铜盆等。铜质食具的最大缺点是,与氧化合生成铜绿。铜绿有毒,危害人体健康。装入铜质食具中的冷食品,因冷却,容易使铜发生氧化作用,其铜离子会渗入食品中,产生有害作用。
◆存放鸡蛋忌用水洗
鸡蛋外壳脏,这是事实,但若用水把鸡蛋冲洗一遍,蛋壳是干净了,却不能保存长久,很快就会变质。因为,鸡蛋表面布满了人眼看不见的小孔,被一层胶状物质封住,使细菌不能侵入,蛋内水分也不易蒸发,保护了鸡蛋。如果用水冲洗,蛋壳上的胶质变溶解在水中,蛋壳小孔全部暴露,细菌便可从小孔乘虚而入,在蛋内孳生,破坏蛋内组织,使新鲜鸡蛋很快变成坏蛋。
◆ 忌用金属器皿存放蜂蜜
有的人习惯用铁罐乘蜂蜜,以为这样密封成都好。其实恰恰相反,这样存放蜂蜜不仅营养成分受到破坏,而且人服了易引起恶心、呕吐等中毒症状。这是因为,蜂蜜中含有0.2~0.4%的有机酸和碳水化合物,这两种酸性物质在酶的作用下,部分转变乙酸。当蜂蜜长期贮存在金属器皿内,这样乙酸就会使镀锌的铁皮腐蚀脱落,从而增加了蜂蜜中的铅、锌、铁等金属含量,使蜂蜜变质。因此,不宜用金属器皿存放蜂蜜。
◆ 食盐不宜存放时间过长
目前,人们食用的盐大部分是碘盐,是由盐业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往盐里加了微量的碘化钾,每千克盐内含20~50毫克碘。碘和盐的比例相当于1:2万~5万,目的是预防俗称“大脖子”病的甲状腺肿。碘的特点是易挥发,特别是受潮、受热、风吹等因素,都可能使其悄悄跑掉。因此家庭存盐不宜过多,存放时间不宜过长。好的办法是,要尽量缩短从购买到食用的周期,使盐中碘的挥发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,以起到防病作用。
◆ 忌用透明玻璃瓶贮存食油
食油存放在无色玻璃瓶内,容易发生变质。
因为,光线能促使油脂氧化,其中紫外线和紫色、蓝色光线尤甚。经实验观察证实,透明玻璃瓶贮存食油,30天后营养价值即开始降低,而用绿色或棕色瓶子贮存,两个月后油质仍无变化。因此,宜用有色玻璃瓶贮存食油。
◆ 忌用金属容器盛酸性饮料
酸梅汤、山楂糖水、橘子汁等酸性饮料,不宜装在金属(或塑料)容器内。因为,酸性饮料能使金属起化学反应,使塑料中毒性很强的苯酚、甲醛溶解,使金属物质溶于饮料之中。如喝了这种饮料,就会引起食物中毒,出现头晕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因此,酸性饮料,不要用金属容器盛,最好盛于玻璃和木桶等容器中。
◆忌用热水发木耳
怎样发制木耳呢?一般家庭大多是用热水跑发,觉得涨得快,便于急用,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好。因为木耳是一种菌类植物,生长时含大量水分,干燥后变成革质。在发制时,用凉水浸泡,缓慢地浸透,可使木耳恢复到生长期的半透明状。凉水发木耳,每公斤可出3.5~4.5公斤,且脆嫩,吃起来爽口,也便于存放;如用热水发木耳,每公斤只能发2.5~3.5公斤,且口感绵软发粘,不易保存。如果不是急需使用,用凉水将木耳浸泡在干净无油的碗中,放3~4小时即成。因此,一般情况下,不宜用热水发木耳。
◆ 忌用生冷自来水煮饭
许多人习惯用生冷的自来水煮饭,其实这是不科学的。因为生冷的自来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氯气,在烧饭过程中,它会大量破坏粮食中所含的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B1.
据测定,用生自来水烧饭,维生素B1的损失数量与烧饭时间、烧饭温度成正比,一般情况下,损失约30%。如果用烧开的熟水烧饭,维生素B1就可以免受损失,因为烧开后的熟水,氯气已经随水气蒸发掉了。
◆ 饮食忌过于精细
有些人不爱吃糙米。玉米面等粗粮,而专爱吃精米、精面。殊不知,这是有害无利的。
大家知道,“脚气病”是由于人体内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。维生素B1也叫硫胺素,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水溶性维生素,多存在于粮食的外层或胚芽内。精米、精面因经多次碾压,使维生素B1大量损失。当维生素B1缺乏时,能影响进入人体内碳水化合物的氧化,引起神经组织的能量供给不足,使人体中的丙酮酸和乳酸在组织内堆集,不能及时排出,干扰了正常的神经传导,而出现烂脚。肌肉酸痛和失眠等症状。所以,饮食不宜过于精细。
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些专家也指出,食用过精的是食品,引起的维生素B1缺乏症,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。我国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,膳食结构也有所改变,粗粮吃得少了,或者根本不吃了,取代的是精米细面。如对此问题不加以重视,就易发生脚气病。因此,应适当吃些粗粮。
◆ 忌吃久放的红糖
红糖营养价值高,但久放则不好。因为红糖中糖蜜的含量较高,水分和杂志也较多,因而在存放过程中,极易受到乳酸菌的侵害。特别是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,如加盖不严或渗入水分而受潮时,乳酸菌就会迅速生长繁殖,使红糖中的蔗糖成分,逐渐分解成葡萄糖集乳糖,然后转化成乳酸及其它有机酸,使红糖的甜度降低并带有一定的酸味,引起变质,不宜食用。因此,红糖不宜久放。
◆ 制干菜忌暴晒
把加工成条、片、丝、块状的鲜菜,如豆角、茄子、黄瓜等直接暴晒,会使鲜菜脱水过快,加上阳光的氧化作用,菜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,尤其是叶绿素、维生素消失较多,故制干菜忌暴晒。在菜至七成干时,应移到通风干燥处慢慢阴干。
◆ 蓝紫色的紫菜忌食用
紫菜是海藻类植物,通常生长在近海浅水区的岩礁上。商品紫菜系红藻干制品,呈黑紫色而发亮光,其蛋白质含量达35.6%,含有丰富的甘露醇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。但是,如果保管贮存不善,极易发生霉变。另外,某些与紫菜为邻的藻类,如蓝色藻、双鞭甲藻等,可分泌出环状多肽、岩藻毒素等有毒物质污染紫菜,使紫菜的色泽褪为蓝紫色。这些毒素对热稳定,即使烧煮也不能解毒。因此,紫菜一旦变成蓝紫色,就不宜食用。
◆ 绿叶蔬菜忌焖煮
各种绿叶蔬菜中,含有丰富的营养素,也含有不同量的硝酸盐,人吃适量的新鲜蔬菜,不会引起中毒。但当蔬菜腐烂变质或烹调时焖煮时间太长,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,则可引起中毒。这是因为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,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使血液中原来能供应各组织洋气的低铁血红蛋白,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,而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。中毒初期,皮肤、粘膜出现青紫,如有20%的血红蛋白已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,则可造成机体组织缺氧,产生“窒息”。有时,吃了含有大量硝酸盐的蔬菜,由于肠道细菌的作用,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,也会发生中毒。在医学上称之为“肠原性青紫症”。
硝酸盐和烟硝酸盐主要来自蔬菜。因此,蔬菜存放过程中要防止腐烂,绿叶蔬菜不能长时间焖煮,煮熟后也不要存放太久。另外,腌制蔬菜时,食盐浓度须在15%以上,腌制15天后方可食用。否则,也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。
◆ 忌鲜食黄花菜
黄花菜俗称金针菜,是受人欢迎的野山珍,营养成分丰富,药用价值也很高。但鲜黄花菜内含有一种对人体有毒的物质, 秋水仙碱。这种毒物经胃肠吸收后,在人体内可转变为毒性更强的二秋水仙碱,引起机体中毒反应。潜伏期一般30分钟至4小时,患者可出现嗓子发干、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、头痛头晕等症状,严重者还会出现血尿、排尿困难、便血等,若抢救不及时,还可致死。
预防办法:最好是食用干制品;如食用鲜黄花菜,须先将黄花菜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,捞出,弃水,再炒熟煮透,可保食用安全。
◆ 菜肴忌过咸
菜肴的咸味,主要来自食盐。食盐的学名叫氯化钠,在进入人体后,即分解为钠和氯离子。钠离子主要分布在血浆和组织液中间。摄入食盐过多,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,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多,血管阻力增加,就必然引起血压升高。与此同时,水与钠要不断地通过肾脏排泄。因此,吸收的盐分越多,给肾脏带来的负担也越大。
在我国,南方人习惯吃甜食,高血压发病率较低;北方人“口重”,高血压的 就明显高于南方;西藏某些地区的居民,有喝盐茶的习惯,那里的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0%。有鉴于此,近代人们把食盐称为“最普通的食物罪犯”。
当然,少吃盐并不是说不吃盐,每人每天吃多少食盐好呢?研究证明,健康人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8克左右为宜,最多不要超过10克。
◆ 忌吃隔夜的熟白菜
冬天,北方人吃的蔬菜,是以大白菜为主。白菜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维生素,但也含有大量的硝酸盐,煮熟后放置过久,因细菌的作用,会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。这种亚硝酸盐进入胃肠道,迅速入血,能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,而丧失带氧能力,使机体缺氧,引起皮肤、黏膜发绀、青紫等症状。另外,亚硝酸盐是亚硝胺的合成物之一,亚硝胺可以致癌。所以,不宜吃隔夜的熟白菜。
◆ 忌喝隔夜的银耳汤
银耳汤是一种高级营养补品,但一过夜,其营养成分便会减少,并产生有害成分。这是因为,不论室内袋栽银耳,还是露天椴木栽培的银耳,都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,经煮透后,如放时间较长,在细菌分解作用下,硝酸盐会还原成为亚硝酸盐。人喝了这种银耳汤,亚硝酸盐就自然地进入血液循环,使人体中正常的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,从而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,引起中毒,发生肠原性青紫5的一系列症状。因此,隔夜的银耳汤不宜喝。
◆ 炖骨头忌加醋
以往人们一直认为,炖骨头汤时加入点醋,有利于骨头中无机元素的逸出。然而最新资料表明,这种做法的结果正相反。
因为,炖骨头时不加食醋,逸出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都是以有机铬合物形式存在的;尽管加入食醋,可以使无机元素的浸出略有增加,但却使逸出的大部分元素,在酸性环境中转变为无机离子。而无机离子的存在形式,直接影响机体的吸收率。一般认为,无机元素的有几个何物被吸收的数值,比起无机离子大3~4倍。因此,炖骨头不宜加醋。
◆酸碱食品忌加味精
一般说来,炒菜停火后,加入少量味精,稍加搅拌后出锅,可提高菜肴的鲜味。但使用味精温度不能过高,时间不宜过长,也不能凡菜均加味精,特别是酸性或碱性食品中均不宜加味精。
因为在碱性条件下,味精发生消旋作用,会使其鲜味下降;在酸性条件下或加热时,会发生吡咯烷酮化,变成焦谷氨酸,不仅降低鲜味,而且对人体有害。因此,酸、碱食品不宜加用味精。
◆忌食用新鲜木耳
木耳营养丰富,一般用其干品。若食用新鲜木耳,会引起多种疾病。
因为新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卟啉类光感物质。这种物质对光线敏感,食用后经太阳照射,可引起日光性皮炎,暴露部位易出现瘙痒、水肿、疼痛,甚至发生坏死,个别严重者因咽喉水肿而引起呼吸困难。因此,新鲜木耳不宜食用。木耳干燥后,所含卟啉类光感物质即自行消失,并失去毒性,故食用无妨。
◆忌经常嚼食槟榔
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一些人,有嚼食槟榔的习俗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嚼食槟榔,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。
因为,嚼食槟榔是一起口腔癌的一个重要因素。槟榔果中含有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。大量研究表明,这些物质具有致癌、致突变作用。我国某市,对市售224个槟榔点进行了卫生学调查,发现市售槟榔的氟含量最高可达78ppm,细菌数多不可数,部分样品还有白霉、黄霉和大肠杆菌。因此,嚼食槟榔的习俗应该改掉。
◆忌多吃辣椒
因辣椒可以增加食欲,许多老年人喜欢食用。但食用辣椒过多,会使肠胃黏膜因过度刺激而充血,产生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若长期过度刺激,会使胃黏膜形成炎症。据有关资料统计,胃癌、食管患者中,长期食用辣椒者占有可观的比例。患有肺结核、皮肤病、痔疮、胃炎、高血压,以及其它发热性疾病的人,更不宜多食用辣椒。
◆忌生吃荸荠
荸荠又叫马蹄、地栗。由于它肉质洁白,清香鲜美,又富含各种营养,故深受人们喜爱。用荸荠煮食,或做成各种菜肴,荤素皆宜,均美味爽口,但不宜生吃。因为荸荠生于水田池沼之中,被多种有害有毒的生物或化学物质污染,如生吃荸荠就很易感染姜片虫病。如果一定要吃那鲜嫩的味道,应去皮后,在开水中经煮片刻,加点白糖再吃。
◆忌生食银杏
银杏味香可口,每年入秋果熟,常炒熟上市,食之中毒者常有发生。经药理实验证明,银杏外种皮含有毒成分白果酸、氢化白果酸、氢化白果亚酸、白果醇等。主要毒理是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。
生食和多食银杏者会引起中毒。其潜伏期最长者达14小时,最短者仅1小时。初为呕吐、腹痛泄泻、头昏头痛,继而发热,为重者可见神志昏迷、口吐白沫、呼吸困难、气急唇紫,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。因此,不要生食银杏。入药、炒食,也要注意防止中毒。
◆忌铁、铝炊具搭配使用
用铁锅炒菜做饭时,应用铁铲、铁勺,如用铁锅配铝铲、铝勺,则会对人体带来危害。这不仅因为两者易发生摩擦,还由于铝和铁是两种化学活性不同的金属,当它们以食物为电解液时,铝和铁能形成一个化学电池,电池作用的结果,使铝离子进入食物,并随食物进入人体,使人体含铝量增加。人体若摄入铝过多,可造成骨质软化或出现痴呆症。所以,铝铲、铝勺等搭配铁锅使用,比搭配铝锅更有害。
◆忌使用油漆筷子
油漆筷子美观、价格便宜,但从卫生观点来看,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。这是因为,油漆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,大多含有有毒的化学成分,特别是黄色油漆,是用含有铅和铬的黄色颜料配置而成酌,铅含量占颜料总量的64%,铬含量也达16.1%。部分绿色(由蓝、黄色混配)、棕色(由黄、红、黑三色混配)油漆也含铅、铬,当长期使用油漆筷子进餐,特别是油漆脱落随食物一起咽入胃内,铅和铬等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被蓄积,就有发生慢性中过毒的危险。铅中毒量为0.04克,致死量约为20克。每日进入体内的铅量超过1毫克,即可对人体造成危害。铅主要损害神经系统、造血器官和肾脏,重者可出现口腔金属味,齿龈出现铅线,并有胃肠道症状、神经衰弱及肌肉痛等。尤其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。
因此,日常生活中,最好不用油漆筷子进餐。应选用优质的竹制筷子,或无毒却符合卫生标准的木质或塑料筷子。
◆保存腌腊制食品忌受日光照射
如光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,如果腌腊制品火腿、香肠、腊肉受到日光照射,日光中的红外线就会使腌腊制品脱水,干燥、质地变硬,同时,还会引起变色、变味。降低食物的质量和食用价值。此外,阳光中的紫外线还会使腌腊制品氧化酸败,产生哈喇味,严重时不能食用。所以,腌腊制品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。
◆忌用铁锅煮绿豆
煮绿豆忌用铁锅。因为,绿豆皮红所含的单宁质,遇到铁后能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黑色的单宁铁,是绿豆的汤汁变为黑色,不仅其颜色和味道巨差,而且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。
◆忌经常使用铜制炊具
铜制炊具虽然光亮美观,但经常使用对人体不利。铜本身虽不会使人中毒,但它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,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,使维生素的损失率比铁锅高2倍,比铝锅高6倍。另外,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化学反应,在炊具表面生一层绿色的铜锈。这种物质对人体有害,人食了铜的化合物,会引起急性中毒。因此,不宜经常食用铜制炊具。
◆忌用铁锅煮山楂、海棠
山楂、海棠中含有果酸,遇铁后会引起化学变化,将铁溶解,并产生一种低铁化合物,人吃了可引起中毒。低铁化合物中毒的潜伏期很短,一般在吃后1小时发作。主要症状是恶心,呕吐,舌头和牙龈变为紫黑色。因此,煮山楂、海棠等酸性水果,不宜用铁锅煮,最好用砂锅煮。